找到相关内容2486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土念佛的四层功夫

    极乐的资粮,信愿行三应平等摄,不可偏倚因为无真信则无由产生切愿,更无真实之,所以从信生愿,由愿导行,乃是净土行人趋入正道的必然过程由此可知,信愿的归结点仍在于,前者是前题,后者是实修,的浅深与散定,会反过来决定信愿的层次.因此,净土行人只有在信愿中导入的深化,又在行的体验中开发出清静超然的信愿方能深入佛陀悲智之愿海,感应道交相契相融了.  那么,净土的持有多少层次呢,简单地归纳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5654972.html
  • 如何选择修学法门和正确理解诵经的真实义

    如何选择修学法门和正确理解诵经的真实义  如何在日常生活落实佛法的探讨诵经,佛说有很多很多利益、功德,但古今诵经能得到经上的利益又有多少人呢?究其原因,就是对诵经的真实义理解不深,也就未果。很多...《普门品》中的利益呢?第一、你要受《普门品》,你就要学观世音菩萨为人处世的方法,学他在因地上的。首先你要发与观世音菩萨同样的愿:“善男子,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,受诸苦恼,闻是观世音菩萨,一心称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5056891.html
  • 继佛慧命 传扬戒法 成都昭觉寺举行四川省佛协第15次传戒法会

    自性戒体;依此戒德,内激上求佛道之心,外发下化众生之愿,由戒相之任运于日用中,规范身心,进而藉事显理,契悟如来自性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譬如大地,一切万物有形之类,皆依地而住,戒亦如是,戒为一切善法住处。如来法子,以戒为本;出家沙门,既发大乘心,圆受三坛大戒,即成大乘僧伦法器。《根本律》明示:若不此戒,纵有多智禅定现前,皆成魔业。故知三坛大戒,乃发心出尘之行者继剃度大典之后,更具重大意义之法仪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慰问|传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4/09413373363.html
  • 改人面相的三十六种方法

    利益他人。 不促成恶事,不嗜爱杀生。 听到或遇见事情,心不惊慌。 与人约定,不会失信。 不轻易改变和操守。 睡前常静思自己的过失。 勇往直前,不耽心过去,也不为往事沾沾自喜。 不让人产生憎恨心。 不...不多说话,不打妄语。 得到别人的赠与,常心生惭愧。 谈吐井然有序,声音轻柔。 当别人正在言谈时,不插话。 时常谈论善事和别人的优点。 不嫌弃粗衣淡饭。 随时随地表现适当的方圆曲直。 听到善言善事,之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1375196.html
  • 富贵之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

    人方便。   从小能帮忙治理家务。   对来乞求的人,不生厌恶心。   克制自己,利益他人。   不促成恶事,不嗜爱杀生。   听到或遇见事情,心不惊慌。   与人约定,不会失信。   不轻易改变...。   谈吐井然有序,声音轻柔。   当别人正在言谈时,不插话。   时常谈论善事和别人的优点。   不嫌弃粗衣淡饭。   随时随地表现适当的方圆曲直。   听到善言善事,之不倦。   了解别人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175458.html
  • 问:怎样长期亲近善知识?

    现在人人都受过教育,在家可以多看看古德、大善知识的嘉言语录,那就是真正的善知识。像‘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’应该时常看。‘文钞’看一遍即可,但‘菁华录’就要一遍一遍仔细精读,不是看过一遍就算了。就像早上吃过饭,是不是中午就不用吃了?不可以的。要反覆多看,看实际之处,要多用力。 看印光大师菁华录,初看时难免会不明白,常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3777685.html
  • 一世佐钦法王法论

      一世佐钦法王法论   作者:丹增扎拉   南无格热!   顶礼一切皈依总集处,大恩法王上师金刚,   誓为愿行要义幸运者,诚意宣说真实知心语。   我们生生世世善业,积累...的口气还在,仍然萦绕在我们的耳畔……   假如我们自己能够按照窍诀去修,那么共与不共的成就都能于今生获得。拥有如此难得的好机会,就不应该再去仅得今生安乐的俗事,不要用今生微利小事以及相似修法,...

    丹增扎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479195.html
  • 通常人念佛阶段--达照法师

    ,非常殊胜不可思议。念佛人要在妄想当下转为念佛,唯此一处为下手功夫,离此更无玄妙可得。但精进修名念佛,作功夫时,进退得失,也要稍微了解一二,免得自己无端疑惑。通常人念佛可分为几个阶段: ;最初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24980030.html
  •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作诗对句的故事

    智慧。印对说:凡夫唯住名号中。   苏问印:你天天念佛吗?印答说:吃喝睡觉样样作,时时唯佛在念我。   苏又问:何知是佛在念你?印答说:是佛住在心想中。   苏又问说:我也按佛经中说去认真修行...

    佛一居士

    |楹联|对联|格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59188390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担心破戒而不敢受戒怎么办?

    之,罪较重;离成就佛道较远者而杀之,其罪较轻。 不慎弄死蚂蚁,其罪尚属轻罪,心应起忏悔之念,若严格戒律不犯,凡夫位实在办不到,若要等到永远不会弄死蚂蚁才要受戒的话,我看你一辈子也永远没办法受五戒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受戒|梵语|法师|因缘|不敢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0013085144.html